《毗婆舍那禪》01.第一章 快樂來自正確的了解

資料出處: 
毗婆舍那禪

第一章 快樂來自正確的了解

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想要快樂和平靜,這是人們尋找「止息痛苦之道」的原因,由於這種訴求,各種宗教因而出現在世間,其中一種是佛教,佛教教導人們如何使痛苦止息。

苦的原因

佛陀發現苦(dukkha)的原因,根據佛陀的教導,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有其因緣。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原因;如果沒有原因,什麼也不會生起。當佛陀想要去除痛苦時,他必須找出原因。當苦因被根除時,就不再有痛苦。當無所不知的佛陀開悟時,他發現痛苦的原因是渴愛、貪愛(taṇhā)。Taṇhā 這個字有貪婪、貪慾、慾望、渴望等意思。許多佛教學者將 taṇhā 譯為執取,因為它包括各種的慾望。在英語,我們將 taṇhā 譯為「執著」(attachment)。

執著是痛苦的原因。當有貪愛、執著時,就有痛苦;如果一個人能去除貪愛、執著,他一定能去除苦。「貪愛」的生起也有原因,沒有原因,貪愛不會生起。「貪愛」是一種心的生滅過程。

佛陀發現貪愛的「因」是錯誤的觀念(wrong view),也就是對「我、自我、你、人」錯誤的見解,也就是所謂的「身見」(sakkāya-diṭṭhi,薩迦耶見)或「我見」(atta-diṭṭhi)。因此「身見」和「我見」是貪愛的因;而貪愛是苦的因。那麼什麼是錯誤的見解(身見或我見)的因呢?

佛陀指出:對身心的自然(生滅)過程的無知或無明是「我見」的因。因此透過對身心生滅過程的了解,了解他的本質,我們就能去除無明。

我們了解「因果律」後,就可以了解這種因果循環:無明是因,錯誤的見解(身見或我見)是果;執著、貪愛是因,苦是果。因此,我們知道:如果我們正確的了解身心的生滅過程,這種正確的了解(正見)可以去除無明。當無明已經根除時,就沒有「靈魂、自我、我、人」的錯誤觀念。當這種錯誤的觀念被摧毀時,貪愛、執著就不會生起;當貪愛、執著被去除時,就沒有痛苦煩惱了;此時,所有的痛苦都止息了(Nirodha- sacca,滅諦)。

錯誤觀念的原因

我們應該思考:「對身心生滅現象的無知」如何產生「自我、人或你我」等錯誤的觀念,以及這錯誤的觀念如何產生執著。由於我們不了解身心生滅現象的本質,我們認為它是「人」或自我。於是這個「人」或「你、我」,有想要致富的欲望,或想成為國王、王后、總統、總理或百萬富翁。這種想成為王后或總統等等的願望就是執著。這種執著是因為有「人」或自我,或「你、我」等錯誤的觀念而產生的。

如果我們想要去除這種欲望或執著,我們必須摧毀它的因。它的因是什麼?慾望、執著的因是有「人」或自我等錯誤的觀念。因此,當錯誤的觀念被去除時,就不會有想成為富翁、國王、總統等執著。這種想要成為,想要獲得某種東西的願望,是由於有「人」、有你、我等錯誤的觀念而產生的。當生起這種願望或執著時,它會給我們帶來各種的痛苦。

當我們執著我們的房子時,我們會擔心我們的房子。如果我們的房子著火了,我們會傷心,傷心是主要的痛苦之一,這種痛苦是由於我們對房子的執著而產生。此外,我們執著我們的親戚、朋友,我們的孩子、父母,這種執著也會使我們受苦。當我們執著我們的孩子時,我們會擔心孩子的健康、教育等等。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通過考試,我們會焦慮、難過、傷心,這種苦是心苦,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的執著而產生的,所以這種執著是苦因。這種執著從何生起?這種執著來自於我們對身心生滅現象的錯誤的觀念,我們把身心生滅現象視為「個人」或自我,或你我。當這種個人和自我觀念被去除時,就沒有任何執著;沒有任何執著,就沒痛苦。

如實觀察

佛陀指出:藉著保持正念,如實觀察身心生滅的過程,我們可以正確了解它的本質。如果我們想要如實了解某些東西,我們應該觀察它,以正念觀察當下發生的現象,不去分析它,沒有邏輯推理,沒有哲學思考,沒有成見。我們應該非常專注和有正念的如實觀察。

例如,看一只手錶,當我們不是很仔細的觀看一只錶時,我們無法如實的知道這只手錶。當我們非常仔細的看時,我們會看到它的品牌,它的設計和上面的圖案,我們才知道這只手錶的品牌是 Seiko,上頭有一張國際時間表等等。如果我們沒有如實觀察這只手錶,我們的觀看含有成見,如:「我以前見過這種手錶,它的品牌是 Omega。」因此,乍看之下,我們會認為這只手錶是 Omega,為什麼?因為我們沒有仔細的看。當我們看時,我們心中已有成見,而這種成見使我們對這只手錶有了錯誤的判斷。如果我們把成見放在一邊,仔細的觀察這只手錶,我們會如實得知,這是一只 Seiko 錶,是日本製的,上面也有國際時間表。我們能夠如實的觀察是因為:當我們看這只錶時,我們先把 Omega 錶的成見放在一邊。

同樣的,當我們想要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時,我們不可以去分析或思考,我們不可去推理或用任何知識、任何已有的觀念;我們必須將這些擱置一旁,並如實的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,那麼,我們就能如實的看到我們的身心生滅的過程。當我們的身體感到熱時,我們應該觀察熱的感覺;當身體感到冷時,我們應該觀察冷的感受。當我們感到痛苦時,我們應該觀察痛苦;當我們感到快樂時,我們應該觀察快樂;當我們生氣時,我們應該觀察憤怒,讓憤怒消失;當我們悲傷時,我們應該以正念觀察悲傷;當我們感到悲哀或失望時,我們應該覺知我們的悲哀或失望的情緒。

我們必須如實觀察每一個身心生滅的過程,以便能正確了解它的本質。正確的了解能使我們去除無明; 當無明(ignorance)已經去除時,我們就不會把身心生滅的現象視為「人」或自我。如果我們把這些身心生滅的現象視為只是自然的過程,就不會產生任何執著。當執著被摧毀時,我們就沒有痛苦,痛苦已經止息了。因此,以正念觀察身心生滅現象,觀察它們的本質是滅苦之道;這是佛陀所開示的「四念處」(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)的內容。

在這次的開示中,佛陀教我們要以正念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,要如實的觀察。對身心生滅的現象,我們以正念觀察的方法有許多種,茲臚列如下︰

1.身念處(Kāyānupassanā Satipaṭṭhāna)
2.受念處(Vedanānupassanā Satipaṭṭhāna)
3.心念處(Cittānupassanā Satipaṭṭhāna)
4.法念處(Dhammānupassanā Satipaṭṭhāna)

無選擇的覺知(Choiceless Awareness)

當我們以正念觀察身心的生滅過程時,我們無須選擇任何身心生滅現象做為禪修的目標(object),心會自行選擇所緣境(禪修的目標);如果我們選擇任何身心生滅現象做為禪修的所緣境,這表示我們有所執著。禪修時,「觀察的心」會自行選擇所緣境,所緣境或許是我們成功時的快樂感受,或是痛苦的感受,或是腹部的起伏。

雖然我們想要把心放在腹部的起伏上,但是如果疼痛更明顯,心不會停留在腹部的起伏上,「觀察的心」會去觀察疼痛,因為疼痛非常強烈,觀察的心自然會朝向它,所以我們無需選擇觀察的目標,而應該去觀察心所選擇的所緣境。

當痛苦因專注的觀察而消失時,那麼心會選擇另一個更明顯的目標。如果在背部癢的感覺比腹部的起伏更明顯,心會去觀察這癢的感覺,知道「癢、癢、癢」。藉著強大的正念和深定(觀察癢),癢的感覺消失後,心會選擇腹部的起伏作為觀察的目標,因為腹部的起伏比其它目標更明顯。如果「快樂」比腹部的起伏更明顯,心會選擇「快樂」作為觀察的目標,觀察它是「快樂、快樂、快樂」。

所以毗婆舍那禪或念處禪的原則是去觀察、觀看,或如實的以正念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。這種念處禪(mindfulness meditation)不僅非常簡單容易,而且在止息痛苦方面也非常有效。

當我們吃東西時,我們應該覺知每一個與吃有關的動作;當我們伸開手臂時,我們一定知道伸展的動作;當手接觸湯匙或米飯時,我們必須觀察這接觸的感覺。當我們拿這隻湯匙時,必須觀察這拿的感覺;當我們把湯匙浸入咖喱中時,我們必須觀察這浸入的動作;當我們用湯匙舀起咖喱時,必須觀察舀的動作。我們必須以這種方式,如實的觀察與吃有關的每一個動作。身體的每一個動作必須一一觀察,以便去除無明;而無明是錯誤觀念的原因。同樣的,當我們在洗澡,在辦公室或家裡工作時,我們必須覺知所有的動作。

在禪修營中行禪時,腳的動作,例如提起、推前和放下,必須如實的仔細確實的觀察。

標明或默唸(Labelling or Mental Noting)

當我們以正念觀察任何所緣境時,我們可能需要標明或稱名;當我們把腳提起要走的時候,我們應該標明:「提起」;當我們把腳向前推時,我們應該標明:「推」(pushing);當我們把腳放下時,我們應該標明:「放下」。以這種方式「提起,推前,放下;提起,推前,放下」。標明或稱名可以使心確實的放在禪修的目標上,這對禪修者把心專注在禪修的目標也非常有幫助。有些禪修者對禪修的目標無需標明或稱名,他們只需直接觀察,他們會觀察腳的動作,從剛開始提起的動作,到結束時放下的動作,心必須非常仔細跟著腳的動作,如實觀察,不去思考或分析。以這種方式,禪修者可以培養比以前更深的定。

在開始禪修時,心經常跑掉;每當心跑掉時,你應該跟著心並且觀察它。如果你在想家裡的事,要如實觀察你的念頭,心裡默唸:「想,想,想。」當念頭消失後,你應該繼續行禪,並如往常般默唸:「提起,推前,放下。」

止禪和觀禪

我們應該知道止禪(Samatha meditation)和觀禪(Vipassanā meditation)的不同。止禪(奢摩他)指定、平靜、沉靜。當心深深的專注於禪修的目標,心變得平靜、安靜。止禪的目的是在單一的目標上獲得深定,因此,止禪的結果是獲得深的定力,例如安止定(appanā-samādhi)或近行定(upacāra- samādhi)。當心深深的專注於禪修的目標時,所有的煩惱,例如貪慾、貪婪、嗔恨、慾望、慢心、無明等等,均已遠離,此時的心全神貫注於所緣境。

當心沒有煩惱或干擾時,我們會感到平靜、輕安、快樂,所以,止禪是透過觀察單一的目標而達到深的定力,例如安止定(absorption concentration)或近行定(access concentration)而獲得某種程度的快樂,然而止禪無法使我們了解身心生滅的現象,無法止息痛苦。

透過正確了解的快樂

《清淨道論》提到止禪有四十種業處(禪修的目標),修習止禪的禪修者可以用其中任何一種作為禪修的所緣境,例如,禪修者可以以紅色作為禪修的所緣境,他可以劃一個紅色的圓圈在離地約兩呎高的牆上,如《清淨道論》所敘述的一樣。紅圈應該像盤子一樣大,顏色應該是純紅色,平滑的。當所緣境已經準備好時,他必須坐在大約離牆兩呎的地板上,很專注的看著紅圈。如果心跑掉了,他不可以讓心到處跑,他必須把心帶回禪修的目標:紅圈;他必須使心專注在紅圈上,觀察它是紅的。簡言之,這是止禪的方式。

至於毗婆舍那禪的目的是:透過正確了解身心生滅現象的本質,使痛苦止息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我們需要某種程度的定。透過「對身心生滅現象保持持續的觀察」可以獲得這種定,因此,我們有許多禪修的目標︰快樂是禪修的目標,生氣、悲傷、痛苦的感受、僵硬、麻等都是禪修的目標;任何身心生滅的現象都是禪修的目標。

止禪和觀禪的禪修方法不同,所以目的和結果也不同。

我們應該回到之前我所說的:當我們走路時,我們觀察腳的動作:提起、推前和放下。在開始禪修時,我們的心沒有非常專注在腳上。當心跑掉時,我們必須跟著它,如實的觀察它,直到它消失為止。當它消失後,我們像往常一樣觀察腳的動作。當心非常專注觀察腳的動作時,我們觀察到的是提起、推前和放下的動作,而不是腳或身體的形狀。當我們把腳提起時,觀察腳在提起;當腳向前推時,觀察腳正向前推;當腳放下時,知道腳在放下。當我們知道這些動作是很自然的過程時,我們也認識到這顆觀察腳的心。

因此,我們了解:腳提起的動作是一個過程,而正在觀察的心是另一個過程;推前的動作是一個過程,而觀察的心是另一個過程。以這種方式,我們徹底了解身心生滅現象的過程。我們了解:身心生滅的現象是自然的過程,我們不會把身心的生滅現象當做「人」或你我;那麼就不會有「個人、自我」等錯誤的觀念。當這種錯誤的觀念被摧毀時,就不會產生任何執著或貪欲;而這些執著和貪欲是痛苦的因,所以沒有執著就沒有痛苦,痛苦是執著的結果。當我們體驗到腳的提起、推前、放下只是自然的過程,此時,我們的痛苦是止息的。

當我們繼續禪修時,我們的正念變得持續和強大;當正念變得更持續強大時,定力會變得更深更強;當定力變得更深更強時,我們深入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會變得更清楚。因此,我們了解:一系列「提起」的動作一個接一個的生起又消失;一系列「推前」的動作一個接一個的生起又消失;一系列「放下」的動作一個接一個的生起又消失。在這種體驗下,我們會了解:沒有任何現象是永久、持續的,每一個過程必定是無常的,非常快速的生起又消失,所以這不是一個好的過程,是不好的,那麼我們就會了解身心生滅過程的三種特性之一的「苦」。

當我們了解到:身體的生滅現象的本質是無常和苦時,我們就不會視身體為永久的實體;這是了解身心生滅現象的本質:無我,沒有自我。因此,我們就會了解身心生滅現象的三個特質:無常、苦、無我。

了知四聖諦

以這種方式,禪修者獲得一個又一個的觀智:觀察身心生滅現象所生起的智慧。禪修者達到最後一個階段後,就獲得須陀洹道(Sotāpatti- magga)。禪修者在獲得初果時,也了知四聖諦︰

一. 苦諦(Dukkha-sacca):有關苦的真諦。
二. 集諦(Samudaya-sacca):有關苦因的真諦。
三. 滅諦(Nirodha-sacca):有關滅苦的真諦。
四. 道諦(Magga-sacca):有關滅苦之道的真諦。

當禪修者了解到身心生滅的現象不斷改變時,這表示他已經了解苦諦。因此,痛苦的因--執著已被去除,此時,禪修者的痛苦已經止息了。

八正道

就在這時,禪修者已圓滿完成八正道:

1、 正見(Right Understanding)
2、 正思惟(Right Thought)
3、 正語(Right Speech)
4、 正業(Right Action)
5、 正命(Right Livelihood)
6、 正精進(Right Effort)
7、 正念(Right Mindfulness)
8、 正定(Right Concentration)

當禪修者的心專注在所緣境時,也就是能專注在身心生滅的過程時,他就是在力行八正道(雖然尚未圓滿)。

禪修者如何修持八正道?當他專注在腳的移動時,他必須聚精會神,而這聚精會神就是「正精進」。由於非常用心,他的心專注在腳的移動上;這種專注的觀察就是「正念」(Sammā-sati),由於以正念觀察,使禪修者能正確了解身心生滅的現象。當他的心專注在腳的移動時,這是瞬間的專注;當他的定力持續不斷,又強又深時,這種定是「正定」(Sammā-samādhi)。

剛開始禪修時,心經常跑掉是很自然的,無論禪修者多努力,起初,心沒有跟著腳的移動;然後,隨著正念生起,把心專注在禪修的目標上,也就是腳的移動。把心朝向禪修的目標的心念即是「正思惟」(Sammā-saṅkappa);正思惟的特性是把心朝向禪修的目標。以這種方法,心變得更專注於禪修的目標---腳的移動;然後深入了解身體移動過程的本質,知道這是一種自然的過程。了知身體的生滅現象是自然的過程,這是正見(Sammā-diṭṭhi)。因此,當我們專注於腳的移動時,我們也修習了八正道中「五種與心有關的正道」。這五種是︰

1. 正精進
2. 正念
3. 正定
4. 正思惟
5. 正見

這些與心有關的五種正道被歸入「正念」:如實觀察身心生滅過程的正念。當修習念處禪時,我們必須戒除不當的言語、錯誤的行為和不當的生計。戒除不當的言語是「正語」(Sammā-vācā);戒除錯誤的行為是「正業」(Sammā-kammanta);戒除錯誤的謀生方式是「正命」(Sammā-ājīva)。因此,當我們專注於身心生滅的過程時,我們同時具足八正道。

我們修習八正道,透過八正道中正見的力量,我們可以去除錯誤的觀念(身見或我見)。因此當禪修者獲得須陀洹道(Sotāpatti-magga)時,他已圓滿具足八正道。八正道是滅苦之道,這是禪修者如何藉著修習念處禪,以正念觀察身心生滅的本質來了知四聖諦。

書名自訂標籤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