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問一智慧》05.可以去那兒學習?可以到那兒研究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5)假設外國人或他教教徒問你:
「可以去那兒學習?可以到那兒研究?」我們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:「就在這結合心、想【譯註一】的六尺之軀內學習」(泰本巴利藏第 21 冊,62 頁),也就是在這結合「心」、「想」的身體中學習。這六尺之軀要隨著「心」、「想」活動才成為活生生的「人」,「心」存在就能思考、認知,「想」存在就能醒覺。

如來(Tathāgata)曾開示世間(world)【譯註二】、世間的起因、世間的滅盡,以及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。當他說到世間、世間的起因、世間的滅盡,以及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,就是指:一切法存在於結合「心」、「想」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軀中。就在這兒學習,而不是在學校、洞窟、森林、山上或寺院中學習,那些地方都是外在的!要把學校建在心裡,把大學設在身中,而後去學習、研究、分析、探索,去發現世間的實相:世間如何生起?世間如何引生痛苦?什麼是世間的滅盡?怎樣的修行道路能讓世間滅盡?這就是所謂的「四聖諦」。其中,佛陀有時用「世間」(world)這個字,有時用「苦」(dukkha)這個字。「世間」或「苦」是什麼?「集」──苦的起因是什麼?「滅」──不苦,什麼是沒有動亂的世間?「道」──如何修行?這一切都得從身體中發現,不在其他地方。如果在書本、傳聞、文字等地方發現它,那是虛幻不實的。相反的,一旦在這結合「心」、「想」的六尺之軀中尋找、發現到它,那才是真實不虛的。所以,若被問及在那兒學習,應說:「就在這結合『心』、『想』的六尺之軀中學習。」【譯註一】依照佛使尊者著,曦比丘等譯《人類手冊》第五章〈五蘊〉:「『想』是一種自覺,有如在醒覺中的感覺,稱為有著良好的記憶和有覺知,不會有迷醉入睡的情形。『想』是一種在覺知中去認識『什麼是什麼』,『想』有著良好的覺醒使我們不迷醉、不昏沉。」【譯註二】「世間」依本節第三段,通「苦」之意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Google 的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