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念處禪實修技巧
馬來西亞學觀禪的風氣漸盛,但是並沒有很多人,有機會獲得禪師恰當的指導。主要考量是近年來學佛、學禪的風氣。再者,訓練一個教毗婆舍那業處師,要很長的時間,個人的歷練也是重要因素。
書嘛,因此也是很有用。但是缺乏禪修的專用書。少數好的禪修指導手冊,一來所費不貲,也不是馬上就能派上用場。譬如《清淨道論》是本權威性的論書,大師們使用的教科書。但是,它的流通性不高,費用也不是大家都能負擔的。
禪修指引的許多書籍,概論性居多。況且每個個案,通常也都有他自己的傾向及風格。他們在不同的環境及情境下,也有不同的回應。這就是需要禪師指導之處。那種天差地別、精確無比的指導,也只有當禪師觀察禪修者後才能給。禪師也提供很多不同的幫助,譬如給予信心、鼓勵,並在狀況失控前更正錯誤。
另一個考慮的要素,就是禪修書籍的「差異性」。我們可以理解這個,因為有不同的方式可以解決同一個問題。可是,哪一個才是最好?顯然地,有個指導老師在身邊,來考量、判斷較佔優勢的解決方式。禪師也要知道各種不同的解決方式,在做決定前,選擇最好的立點。他運用智慧及某些常識。在本章,我會試著提出些建議,討論禪修者常遇到的問題,更正一些錯誤的想法,嘗試將毗婆舍那禪法,以適當的觀點來說明,而沒有太多深奧的專用語彙。
最新回應
8 年 7 週 前
8 年 11 週 前
8 年 11 週 前
12 年 21 週 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