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毗婆舍那禪》04.第四章 四念處禪修法

資料出處: 
毗婆舍那禪

第四章 四念處禪修法

佛陀說明了修習念處禪的七種利益後,他繼續解說四念處︰

1.身念處(Kāyānupassanā Satipaṭṭhāna)
2.受念處(Vedanānupassanā Satipaṭṭhāna)
3.心念處(Cittānupassanā Satipaṭṭhāna)
4.法念處(Dhammānupassanā Satipaṭṭhāna)

「身念處」指以正念觀察身體生滅的過程;「受念處」指以正念觀察所生起的感受。有三種感受︰

1.樂受:令人愉快的感受
2.苦受:不愉快的感受。
3.捨受:中性的感受。

令人愉快的感受是樂受(sukha-vedanā);不愉快的感受在巴利文稱為 dukkha-vedanā(苦受),Dukkha 在這裡指不愉快;中性的感受稱為捨受(upekkhā- vedanā),Upekkhā 指中性的,既不樂也不苦。當樂受、苦受、捨受生起時,禪修者必須如實的以正念觀察。有些禪修者認為:不應該觀察苦受,因為它是令人不愉快的。事實上,所有的感受生起時都必須非常專注的觀察;如果我們不觀察樂受或苦受,我們一定會對它產生執著或被它打敗(repulsed)。當我們喜歡某種特別的感受時,我們會對它產生執著;這種執著或貪愛的生起取決於你的感受,所以樂受是因,執著是果。

如果禪修者勇猛精進和堅忍不拔,他的定力會變得又深又強;當禪修者的定力變得又深又強時,他會心生喜樂,以及體驗到大樂,因為此時他的心完全不受貪、嗔、癡、驕慢等煩惱的影響。堅忍不拔的禪修者已獲得非常好的觀智,因為現在他的心是平靜、輕安、寧靜的。

如果禪修者喜歡這種境界,以及滿足於他所體驗到的,這意味著他執著這種境界,因此他無法進步到更高的觀智;在觀智的前四個階段可以獲得這種經驗。如果禪修者了解這種狀況,他應該觀察他在這個階段的經驗;如果禪修者非常專注的觀察他的體驗,無論他在這個階段體驗到什麼,他都不會執著。當禪修者專注的、持續不斷的觀察,此時,喜樂、輕安、寧靜不會很明顯的在他的心中顯現;此刻他所觀察到的是「感受的生起和消失」;然後是另一種感受的生起和消失。他無法區別苦受和樂受,因此,他可以捨離他的經驗,並繼續修習更高的觀智;只有這時他才能超越這個階段的觀智。

如果禪修者很有正念的行禪,能觀察到腳的六個動作︰

1.腳的提起
2.腳趾的提起
3.將腳向前推進
4.把腳放下
5.接觸地面
6.腳往下壓

因此,他的定力好,又深又強,他不會覺知腳的形狀,也不會覺知到身體的形狀,他只知道腳的移動。腳的移動可能很輕,他會覺得彷彿在空中行走。在這個階段,他體驗到最佳的禪修經驗。如果他沒有很專注的觀察這些經驗,他會喜歡這些經驗和渴望有更多經驗,他對他的修行會非常滿意,他可能認為這是涅槃(指所有痛苦的止息),因為這是他曾經有過的最佳的體驗;由於他沒有觀察這種喜樂的經驗,又執著這些經驗,所以才誤以為是涅槃。

如果禪修者喜歡這種美好經驗,而不以正念觀察它,他一定會產生執著;所以在這個階段,無論他有什麼體驗,他應該以正念觀察這些體驗,不可以去分析或思考;當有所體驗時,為了了解「這種體驗的心理過程必定是無常的」,他必須如實觀察他的體驗。當他觀察時,他會發現這種體驗不是永久的。

當「觀察的心」變得專注、持續時,就能察知他的體驗、他的心理狀態的本質,這顆心就會了解這種體驗已經消失了。無論什麼生起,這顆心去觀察它,它又消失了。透過他個人對法的體驗,他知道樂受和他的禪修體驗都是無常的;在這裡,「法」是指身心生滅的現象。

因為禪修者了解樂受和美好的經驗是無常的,所以他不會執著。當禪修者了解美好的經驗或心境是無常的,執著就不會生起。

因果輪迴

當執著不會生起時,「取」(upādāna,grasping)就不會生起;當取不再生起時,就不會有任何善或不善的行為、言語。這種由「取」所造成的行為稱為「業有」(kamma-bhava),這可能是善或不善的。好的身體的行為是身善業(kusala kāya-kamma);不好的身體的行為是身惡業(akusala kāya-kamma);善的言語是善口業(kusala vaci-kamma);不善的言語是惡口業(akusala vaci-kamma)。好的心意是善意業(kusala mano-kamma),不好的心意是惡意業(akusala mano-kamma)。這些行為或業是透過「取」而生起的,而「取」是執著樂受或苦受的結果。

當任何身、口、意付諸行動時,便成為「因」,這個因有可能在今生或來世結「果」。以這種方式,我們透過善或不善的行為而一再的轉世。「取」造成身、口、意三業;而執著是「取」的原因。又執著是透過受覺(vedanā)而產生的。以這種方式,人們必定再度轉世,在下一世經歷各種的痛苦,因為他沒有觀察他的樂受和體驗。

因此,如果禪修者認為:不應該觀察受覺。那麼他會隨著緣起法(paṭiccasamuppāda)輪迴不已,在下一生中受許多苦。這是為什麼佛陀教我們以正念觀察任何的感受,無論是樂受、苦受或捨受。

受念處

受念處或「受隨觀」在巴利文是Vedan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。通常在開始禪修時,禪修者的身心會感到不舒服。在這裡我們需要再解釋這兩種受︰

1.身體的感受(Kāyika-vedanā)
2.心的感受(Cetasika-vedanā)

如果受覺的生起是由於身體的生滅過程,這稱為 Kāyika-vedanā,我們可以把它譯為「身體的感受」。如果受覺的生起是由於心的生滅過程,這叫做 cetasika- vedanā,我們稱之為「心的感受」。事實上,每一種感受都是心的生滅過程,而非身體的生滅過程。有時受覺的生起是由於身體不舒服,當禪修者覺得身體不舒服,那麼苦受就生起了,這種苦受稱為「身體的感受」,因為它的生起是由於身體的生滅現象。

剛開始禪修時,禪修者通常的體驗是身、心的不舒服,凡是他可能體驗到的感受,他必須非常專注、確實的去觀察,以便能了解「受覺」的本質。禪修者必須徹底了解「受覺」的特性,才不會對它產生執著或被它征服,這是「受念處」。每當有感受生起時,禪修者必須如實的觀察。

對禪修者而言,害怕在禪修時體驗到「身體不舒服的感覺」是很自然的,然而疼痛的感覺是不應該懼怕的。當疼痛生起時,禪修者應該了解疼痛是自然的過程。當禪修者精進不懈的觀察疼痛時,那麼他就能了解疼痛的本質。深入觀察疼痛的本質,可以使禪修者獲得更高的觀智。最後,他會透過這疼痛的感受而證悟。

心念處

四念處中的第三念處是心念處。根據阿毗達摩(Abhidhamma),「心」是由意識(consciousness)和心所(concomitants)所組成。此處,「心所」指它的同伴。意識從未獨自生起,意識與它的同伴一起生起;簡而言之,任何意識或心念生起時,禪修者必須以正念觀察它的生起,這是「心念處」。

我們的心理狀態有時是好的,情緒有時更好;無論是怎樣的心境,禪修者必須如實的觀察心識的生滅。因此,當你的貪心、執著心生起時,你必須如實的觀察它的生起。如果你在生氣,你必須觀察你的心是憤怒的。根據《大念處經》我們可以觀察生氣的心,知道心在「生氣」;當正念很強時,怒氣會消失,於是禪修者知道「生氣」不是永久的,它生起又消失。透過觀察怒氣,禪修者可以獲得兩種利益:

1.克服憤怒。
2.了解憤怒的本質(怒氣生起又消失,或怒氣無常的本質)。

如果禪修者以正念觀察憤怒,他會了解憤怒只是一種短暫的心理狀態,並使痛苦止息。

法念處

第四種念處是法念處,指以正念觀察法。此處的法包括各種身心的現象。第一種是五蓋(nīvaraṇa):

1.貪慾蓋(Kāmacchanda nīvaraṇa):指感官慾望,對可見的物體(色)、聲、香、味和有形的物體的渴望。
2.嗔恚蓋(Vyāpāda nīvaraṇa):指憤怒或惡意。
3.昏沉睡眠蓋(Thīna-middha nīvaraṇa):指懶散、懈怠、瞌睡、昏沉、遲鈍。
4.掉悔蓋(Uddhacca-kukkucca nīvaraṇa):對過去行為的悔恨、擔心或不快樂。第一點是對過去應該做卻沒有做的事感到不悅;第二點是你不該做的事而你卻做了,所以你不快樂,也就是不善的行為會產生惡果。
5.疑蓋(Vicikicchā nīvaraṇa):疑惑。

只要心中有煩惱,禪修者便無法了解身心生滅的過程;只有當心非常專注於禪修的所緣境時(即身心生滅的現象),禪修者才能解脫各種的煩惱和五蓋。因此,心變得清明而專注,由於非常專注,所以禪修者能如實了知身心生滅現象的本質;所以每當五蓋中的任何一蓋生起時,禪修者必須覺知它的生起。

例如,當禪修者聽到悅耳的歌聲時,不去觀察它,他可能有想聽這首歌的欲望,他喜歡一再的聽這首歌,他迷上了這首歌。這種想聽歌的欲望是「貪慾」(kāmacchanda)。因此,當聽到任何悅耳的歌時,禪修者必須觀察「聽到、聽到」。如果禪修者的正念不夠強大,他可能被這首歌征服;如果他知道:這種渴望聽歌的慾望會給他帶來不良的後果,或可能成為禪修時進步的障礙,他會觀察這想要聽歌的慾望為「想要,想要」,直到這種慾望被強大的正念所摧毀。

當正念變得持續而強大時,這種慾望會消失;慾望之所以會消失,是因為禪修者非常專注積極的觀察它。當禪修者如實的以正念觀察他的慾望時,心裡默唸:「慾望,慾望」,此時,他嚴格遵循了佛陀在《大念處經》的教導;以正念觀察五蓋的生滅現象即是「法念處」。

懶散和懈怠是禪修者的「老朋友」。當禪修者想睡時,他會喜歡這位「老朋友」。如果有任何樂受生起,他也能夠觀察;然而當睡意生起時,他無法覺知,因為他想睡。這是為什麼懶散、懈怠或昏沉是禪修者的老朋友,這使他在生死輪迴中,輪迴更久。如果他無法觀察昏沉,就無法克服它。除非他了解懶散、懈怠和昏沉的本質,否則他會執著和喜歡昏沉、懶散、懈怠。

當我們想睡時,我們應該更精進的修行;這指我們必須更專注、確實的觀察,這樣可以使我們的心更主動、警醒。當心變得更主動、更警醒時,就不會昏昏欲睡,那麼禪修者就能克服睡意。

掉悔(Uddhacca-kukucca)是五蓋中的第四蓋。「Uddhacca」是掉舉或分心,「Kukucca」是悔恨。此處,Uddhacca 指散亂的心,坐立不安的心,到處亂跑的心。當心跑掉或在想其它事情,而不是在觀察禪修的目標時,這是掉舉。當你的心跑掉時,你必須如實的覺知。

剛開始禪修時,禪修者可能無法觀察到,甚至不知道心已經跑掉。他以為心在觀察禪修的所緣境,也就是腹部的起伏或出入息。當禪修者覺知到他的心已經跑掉了,他必須觀察「跑掉,跑掉」或「想,想」。這表示他有觀察「掉悔」。

第五蓋是疑。你可能懷疑佛、法、僧三寶,或有關禪修的方法。任何疑惑生起,禪修者必須非常專注的觀察,你必須如實的以正念觀察疑惑的生起,這是「法念處」。

以下是四念處︰

1.身念處:觀察身體的生滅現象。
2.受念處:觀察感受的生滅現象。
3.心念處:觀察心與心所。
4.法念處:觀察法或心的所緣境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Google 的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