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毗婆舍那禪》附錄二 毗婆舍那禪修心得

資料出處: 
毗婆舍那禪

附錄二 毗婆舍那禪修心得

時間:2006 年 3 月 5 日至 26 日
地點:佛慈禪寺
指導禪師:恰宓禪師 和 Sobhita Sayādaw
助理禪師:智光法師、智如法師
禪修內容:毗婆舍那禪和慈心禪(Mettā Bhavanā)
         
佛慈禪寺位於台北縣瑞芳鎮,是個靜謐、四面環山、視野極佳的道場。禪修的前兩個星期,由智光法師和智如法師帶領我們禪修。每天,每一位禪修者都必須小參,小參報告的內容分四方面:即慈心禪、行禪、坐禪和日常生活的觀察(在日常生活中,仍需具足正念,清楚覺知吾人的思想、言行及一舉一動)。
    
禪修的第一天,智光法師教我們如何修慈心禪,並帶領我們以巴利文唱誦慈憫願(有中、英、巴對照的課誦本),智光法師和智如法師輪流每天以巴利文幫我們受三皈依、九戒和回向文。智光法師唱誦慈憫願和回向文的音聲,相當輕柔、和雅,讓人聽了身心輕安,法喜充滿。見春法師和淑美先後告訴我說:「智光法師沒有火氣。」聽說智光法師在緬甸的恰宓禪修中心待了近十年,我想他的慈心禪修得好(眼神非常柔和、慈悲),是因為他功夫下得深。另外,每晚八點到九點(有時到九點二十分),智光法師和智如法師輪流給我們開示,當恰宓禪師和 Sobhita Sayādaw抵達後,則由他倆開示。

禪修期間,有十幾位法師、居士每天幫我們烹煮佳餚和打掃環境,真是感激不盡。禪修期間,約有五分之四的時間在下雨,且寒流一波波的去了又來,由於氣溫經常在 15 度以下,又是刮風又是雨,有不少人感冒,所幸每星期均有兩位醫師來義診(中西醫各一位)。智光法師經常在室溫只有十到十五度時,依然偏袒右肩,身披棉製的袈裟,他既沒有感冒,也不打噴嚏,讓我們這些頸纏圍巾,頭戴帽子,身上穿得圓滾滾的禪修者驚嘆。有人說:「修習毗婆舍那禪,可以修得氣力康強,威儀庠序。」從智光法師身上,我們可以略窺端倪。心詩法師說:「看到威儀莊嚴,舉止安詳,身披南傳袈裟的比丘,彷彿佛陀時代的重現。」我們「雖不能至」,心中則非常嚮往佛陀時代的僧團。

三月十八日晚上八點四十分,恰宓禪師總算蒞臨佛慈禪寺。三月二十日開始小參,恰宓禪師果然是蜚聲國際的禪師,小參時,禪師問話相當精簡,他問我:修慈心禪、行禪、坐禪各多久?日常生活如何觀照?行禪時,三種不同的步伐各走多久?當我一一回答後,他立刻予以糾正、指示。恰宓禪師蒞臨後,學員們精進多了(之前較為散漫),因為在小參時,他可以得知禪修學員是否在鬼混,總之恰宓禪師是個「溫且厲」的禪師。由於兩位禪師只有六天小參,當向恰宓禪師報告時,由智如法師翻譯成緬甸語;而向 Sobhita Sayadaw 小參時,則由智光法師翻譯成英文,當然我們也可以直接以英語小參,前三天,有人翻譯;後三天,我直接以英語報告,還好智光法師在旁邊,可以向他請教幾個英文單字。

最後一次向恰宓禪師小參時,因無人翻譯,我試著用英語報告了約三分鐘,恰宓禪師靜靜的聽,不講話,最後我問他:「我可否將他寫的 Vipassanā Meditation 一書翻成中文?」他說:「可以。」恰宓禪師的無言之教,結束了為期三星期的禪修營。聽說恰宓禪師將於十一月再度來台教授禪法,希望他日能再度向這些禪師們學習--無論是觀禪抑或慈心禪,如果能修到具足正念,慈眉善目,一臉慈悲相,即使尚未證果,讓人看了心生歡喜,也算功不唐捐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Google 的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