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旨在發揚原始佛法,以南傳尼科耶與北傳阿含為重心,願意將心靈與宗教追尋者當成朋友,大乘法友更視為兄弟,期許大家不因宗教派別起爭執,以尋找佛法原貌為目標。

《一問一智慧》14.佛教所說的「業」是怎麼一回事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14)
「佛教所說的『業』是怎麼一回事?」許多西方人寫了很多談論佛教的書,他們對討論「業與再生」的篇章似乎很引以為傲,但他們在每本書裡對這方面的解釋都十分錯誤。那些西方人公開解釋業(kamma)時,都說善業是好的,惡業是不好的,除了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,就再也沒有提到其他的了。這樣的說法正與每個宗教的教義相同,但這不是佛教所教導的業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
《一問一智慧》13.由修行構成的道中,那一條是平常道,那一條是又快又短的捷徑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13)在此我們要討論「道」,如果有人問及:
「由修行構成的『道』中,那一條是平常道,那一條是又快又短的捷徑?」我們可能回答:「八正道」,那就是你已經聽過的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。這些稱為「八正道」,它是最有條理、最有系統的平常道,由戒、定、慧三學組成,是為無法走捷徑的人所設的「道」。它是正道,但在平常道的層次上修行,需要花較長的時間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
《一問一智慧》12.怎樣可以看出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何高低之別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12)我們以另一個角度來看:
「怎樣可以看出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何高低之別?」現在我們要注意的這個重點,將會在凡夫和真正佛弟子【譯註一】的心境有別方面,給我們一些看法。凡夫是指從來沒有成為完全的佛弟子,且對真正的佛教一無所知的人。凡夫依循父母的信仰而成為佛教徒,充其量只是符合記錄與註冊的「名字佛教徒」而已,這表示他一直是個凡夫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
《一問一智慧》11.佛陀教我們應該相信誰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11)接下來,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:
「佛陀教我們應該相信誰?」假如有人問你這個問題,那麼你可以在《噶拉瑪經》(Kālāma Sutta)裡找到佛陀所說的答案──要相信親自所「看清楚」的是什麼【譯註一】。現在我們有必要瞭解「看清楚」的意義,「看清楚」意思是不需推論、不需思索、不需假設,如同我們將眼前的物體看清楚一樣,只要這樣做,就有效果了,這就是「看清楚」的定義,它不需要依靠任何理由或想像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
《一問一智慧》10.根據巴利經典所載,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10)假使有外國人問你:
「根據巴利經典所載,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?」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話回答:「五蘊(khandha)無常、無我(anattā)」,每個個體都是由五種積聚──五蘊組成。身的積聚稱為「色」(rūpa),樂、苦等感受的積聚稱為「受」(vedanā),記憶與醒覺稱為「想」(sañña),造作思考稱為「行」(saṅkhāra),能透過六根而認知稱為「識」(viññāṇa)。如此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被稱為五聚或五蘊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
《一問一智慧》09.後期革新的「法」是什麼呢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9)那麼,
「後期革新的『法』是什麼呢?」佛陀說:「詩人、學者所作的詩偈或論文,縱使辭藻華麗、音韻和諧,若脫離『空』的軌道,就與『空』不相應。」(泰本巴利藏第 22 冊,132 頁),請記住其中重要的字句:脫離「空」的軌道、與「空」不相應,這就是指後期弟子革新的說法,不是如來的說法,它是劣等的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
《一問一智慧》08.什麼是「不死之法」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8)現在,假設我們被問到佛教最殊勝的字:
「什麼是『不死之法』?」「阿馬答」(amata)的意思是「不死」,「阿馬答達磨」(amatadhamma)則為「不死之法」。那是什麼呢?有次佛陀說道:「貪、瞋、癡止息是不死之法、不死之境。」內心一生起貪、瞋、癡,就是「有死之境」(mortal state),就會痛苦,有「自我」就會有生、老、病、死苦。當貪、瞋、癡止息,不再因感覺有「我」而起惑,就不會死亡,因為沒有了「我」,那有什麼將會死亡呢?所以人如果要追尋不死之境──不死之法,就必須尋求貪、瞋、癡止息的境界。這是佛陀所教導的「不死之法」,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佛陀最究竟、無上的教誡。其他的「不死」(undying)與這「不死」(amata)是不同的,如前所說,無上的「不死之法」是貪、瞋、癡的止息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
《一問一智慧》07.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7)假設我們被問:
「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?」我們不必浪費時間自己去想答案,若有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,沒人會阻止他。但如果依據佛陀所教的回答,我們必須說:「在家人應該學習所有如來(Tathāgata)宣說有關『空』(suññatā)的教示(suttantas)」。「素呾答」(suttanta)是佛陀所有教誨的核心,是經系統化且完整、妥善地結集而成,這就稱為「素呾答」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
《一問一智慧》06.可以用什麼比喻「法」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6)接下來,也許有人想更瞭解佛法而問我們:
「可以用什麼比喻『法』?」佛陀說:「『法』可比喻為筏」,他用「筏」這個字是因為當時普遍用筏渡河,以筏喻「法」很容易瞭解。這個比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,因為它提醒我們,不應該去黏著「法」,以致忘了自己,而自高自大地以為我是老師、學者或哲學家。如果忘記「法」只是個筏,將會引生以上的危機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
《一問一智慧》05.可以去那兒學習?可以到那兒研究?

資料出處: 
佛教經典系列,一問一智慧

(5)假設外國人或他教教徒問你:
「可以去那兒學習?可以到那兒研究?」我們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:「就在這結合心、想【譯註一】的六尺之軀內學習」(泰本巴利藏第 21 冊,62 頁),也就是在這結合「心」、「想」的身體中學習。這六尺之軀要隨著「心」、「想」活動才成為活生生的「人」,「心」存在就能思考、認知,「想」存在就能醒覺。

書名自訂標籤:

頁面

Google 的廣告
訂閱 佛子天空 RSS